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9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9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9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1/2页)

《楞严经》修学法要,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页,丙二、发明三观以示调伏。
  
  我们前面的重点讲到菩萨的安住,这一科讲到菩萨的调伏。这个安住的重点,就是在破妄显真,本经的基本上的所观境,都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
  
  一、这一念心性,当它向外攀缘的时候,所谓的心有所住,当它住在外在的一个相状的时候,这时候就是全体是虚妄了,造成很多的烦恼跟痛苦,所以这一部分我们是讲破除,完全的破除。
  
  二、当一念心性是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动,向内安住的时候,它全体是真实,所有涅槃安乐的根本。
  
  所以我们在前面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分别:什么是我们心性的真实面?什么是我们心性的虚妄面?这一部分就讲到安住的问题:以不生灭心为住,菩萨才能够产生真实的快乐,跟真实的功德。那么当我们安住以后,接下来做什么事呢?就是调伏。
  
  调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本经把生命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众生的一个整体的生命;一个是:一个各别的生命。什么叫整体生命呢?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是离一切相的,那种无相的真如。古人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三际就是说:它本身过去是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在时间上是充满了三际,在空间上是充满了整个十法界。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讲安住。
  
  其实:菩萨的安住——就是安住在这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
  
  但是这个地方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你不是安住就没有事了,我们由于这样的心性,因为我们多生多劫造了很多、很多的业力,菩萨还要处理业力的问题。这个善恶的业力,它会熏习我们的心性,就会创造每一期、每一期的生命果报出来,所谓的五阴身心。由于我们过去的生命,创造今生的生命,也将由于今生的生命,创造来生的生命,所以菩萨不是安住就没有事了。
  
  当然阿罗汉安住就没事了,阿罗汉他不处理个别生命的。我们看阿罗汉的思考模式,对生命是一种逃避的。凡夫是全心的投入,弄得自己很痛苦。阿罗汉是全盘的逃避,结果失掉了功德庄严。菩萨对生命这一块啊,是比较中道的,他也不全心的执着,但是他可也不逃避,那么他是什么心态呢?他是调伏——面对它、改变它、调伏它。
  
  这个五阴身心,我们当然是要接受。我们由于过去的善业跟罪业的和合,把你的身心世界创造出来,可能是一个男人的身心世界,也可能是一个女人的身心世界,不管你满不满意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我们是要接受的。那么接受以后,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所以你怎么去经营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讲调伏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个五阴身心,我们待会马上讲到,菩萨怎么去观察五阴?怎么去面对五阴?怎么去调伏五阴?
  
  那么五阴的重点有两部分:第一个是你的感受,另一个是你的想象。
  
  第一、首先我们会观察到:我们的生命世界有很多的感受。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有快乐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这个感受是看到你过去生命的业力,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如果你今生的感受,大部分都是快乐的,表示你从善业中来,你前生造了很多的善业;如果你今生的感受,大部分都是痛苦的,那你是从罪业中来。所以我们从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过去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感受叫做认命。佛教只要是过去的东西,就是认命。佛教不试图改变过去,因为不能改变。所以你看凡夫,就是在果报上一直改变,结果弄到自己痛苦当中更增加痛苦。
  
  第二、我们所要观察的是我们心中的想象,这个是关键。因为你的想象,就看到你的未来。你面对生命的快乐、你面对生命的痛苦,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是看得到你未来的相貌。有些人,他有一块苹果,他就有一种冲动,想要切一块跟别人分享,这个人来生是大福报的境界。有些人,他有苹果,他是把它藏在口袋里面,那你来生就是贫穷。同样一个苹果,就看到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思考模式,也就看到他未来的生命相貌的雏型,已经看出来了。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你的思考模式,大概就是你来生的一个图形就出来了。当然,在你死亡之前,你都可以改变,但是等你死亡以后,你又变成另外一个认命了,你这个业又变成另外一个果报,那你又得认命了,你这个机会就丧失掉。
  
  所以,我们对五阴身心,跟前面的破妄显真不同:破妄显真对于这个虚妄的攀缘心,是完全消灭。但是五阴身心当然它也是虚妄相,但是它是不能消灭。因为:
  
  你的菩提性、你来生的安乐道、解脱道,都在你一念的想象力!
  
  菩萨对于五阴身心是转变,你得借假修真,你这个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所以佛陀在讲安住以后,菩萨以不生灭心为住;下一个开始要面对生命,开始去改变你的生命。当然你要改变它,你得先了解它,所以我们这一科开始讲到发明三观,菩萨以空假中三观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创造安乐解脱的未来。这个是一个菩萨安住以后,下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调伏。
  
  丙二、发明三观以示调伏(分二:丁一、总徵。丁二、别释。)
  
  丁一、总徵
  
  佛陀的一个拢总的徵问: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是要怎么样才知道,我们凡夫的五阴身心,它的本质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
  
  我们解释五阴是分两部分:
  
  一、它的相状:是假借因缘所生,当然这因缘主要是业力,它的色受想行识都有它的相状跟作用。
  
  二、但是它的本质,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心性跟五阴的关系是怎么样呢?
  
  这整体生命跟个别生命之间,我们拿一个黄金,黄金是没有形状的,但是你可以把黄金塑造成一个佛像,你也可以把黄金塑造成一只蚂蚁、你也可以把黄金塑造成一个转轮圣王,这就有相状了。不同的相状,它就扮演不同的功能角色,但是这个相状是暂时的。诶…我们觉得这相状时间到了,又把它重新又熔成黄金,又创造另外一个相状出来。那么每一个各别的相状,这个就是五阴的相状。但是它们的本质统统是黄金,这个本质是不能改变的,没有黄金,就没有这些相状。
  
  这个地方所要诠释的,就是《楞严经》一段很有名的话,所谓——观相元妄,观性元真。我们对于五阴身心——观察它的相状是暂时的、虚妄的。但是这个虚妄跟妄想是不一样,妄想是完全破坏,这个虚妄是要保留的,你要借假修真,是改变它的。所以观相元妄,那么观它的体性却是真实的。所以大乘佛法对于生命是保持着:你不能执着,但是你可也不能放弃——不即不离的一个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五阴的相状——是暂时的虚妄的,但是它的本质——却是真实的。
  
  丁二、别释(分五:戊一、明色阴即藏性。戊二、明受阴即藏性。戊三、明想阴即藏性。戊四、明行阴即藏性。戊五、明识阴即藏性。)
  
  戊一、明色阴即藏性
  
  我们的生命体,会有一个物质的世界,包括你的色身,包括你外在所受用的山河大地、你住什么样的房子,这会受用什么样的色身?这个都是属于色阴。那么这个色阴它的本质就是真如,当然它的相状,是由业力的熏习所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怎么去看五阴,会比较全面呢?我们看佛陀从经文当中,以空假中三观来发明,一个菩萨是如何面对你的生命体:
  
  举喻
  
  如实空义: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我们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去观察我们的色身:
  
  先看空观:佛陀这以下都是讲譬喻,先用浅显的譬喻来比喻这个深妙的道理。说:有一个人,以清净目,这个人眼睛很健康,很清楚的看到任何的东西。那么他去看什么东西呢?观晴明空,他去观察晴朗光明的虚空。那么他能观的眼睛是健康的,所观的境又是如此的晴朗光明,所以他得到以下的结果:惟一晴虚,是迥无所有。他看到整个虚空当中,是万里晴空没有任何的乌云。这一句话是比喻什么呢?就是说:佛陀在看我们色身的时候,比方说,你的色身不管是健康、不管是多病,首先你要看你自己的色身啊,你要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这色身——迥无所有。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你本来没有色身的。在你整体生命当中,没有你这个身相存在。那本来没有,是怎么有的呢?看下一段:
  
  如实不空义: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
  
  合法
  
  【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这个人是无缘无故,这个地方很重要!
  
  我们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是没有开始的,它没有原因的——
  
  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这个生命就没办法结束,有真实的因,你就不能消灭啦。所以这个妄想是没有因的,所以达妄本空嘛,它没有个开始。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妄想呢?就是没有开始。那么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在无始劫来一念的妄动就不动目睛。
  
  不动目睛这一句话指的是:我们一个人本来眼睛是正常,是要眨眼睛,但是这个人他突然间不眨眼睛,他就专注在一个所缘境,就表示这个人开始产生攀缘了。你看比方我们眼睛专心看一个东西,就表示什么?表示仁者心动。你的心开始向外去躁动。这就是我们一念妄动以后的第一个所谓的无明业相,最根本的一个造业动态的开始。瞪以发劳,眼睛瞪久了以后就产生疲劳,这是指的能见相。则于虚空别见狂华,这是我们境界的所见相。那么这个地方都是微细的第八识的三细。
  
  那么真实表现出来色身的是下一段:复有一切狂乱非相,就是从第八识的三细,然后因缘成熟了,表现出来我们外在的受用,就是在虚空当中本来没有华,突然间我们眼睛有毛病,因为你一直看虚空看久了,突然间,诶!感觉到虚空有一个如梦如幻的华出现,那我们的色身亦复如是。
  
  佛陀引导我们怎么观察色身呢?
  
  首先你告诉你自己:我们本来没有这个色身,后来在前生的某一生,突然间一念妄动,去造了某一种业,可能你造的是一个善业,你到了三宝的地方,突然间看到三宝的庄严,产生强大的布施持戒,诶!你今生的色身特别的庄严美妙,你所受用的这些物质世界是如此的安乐美好,就是那一念的妄动。那么你在某一生也可能是一念的妄动,是往邪恶的地方动,你今生的色身短命多病,受用的果报也特别的卑贱。所以说,我们的色身是在过去生的某一生,遇到某一个环境,结果仁者心动,心动以后就创造一个业力,那么今生把它表现出来。就好像:虚空本来没有一个华,结果突然间我们眼睛一瞪,诶!华出来了,等到结束的时候,这个华又消失掉,这个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
  
  所以如实空义——这个空观所观察的是心性的本体,是离一切相的。但是假观所观察的是心性的作用,叫做循业发现,个人循业发现的。
  
  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报告一下——
  
  我在讲《楞严经》的时候,有一天…我要回我的房间,结果我开门的时候,不小心,这个门撞到我的头,产生一个包。那我就想:我这个头的包从什么地方来呢?你说,门给我这个包,不对!这个门是个物质,它怎么可能把我头上的包创造出来呢?你说,我头上自己产生的,我头上也不可能有这个包啊。那是从什么地方来?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本来就没有这个包,但是门跟头碰撞的时候,我过去的某一个业力成熟了,就把这个包创造出来了。那么我在承受业力的时候,这个业力慢慢慢慢就像放电一样,放消失了,诶!这个包也不见了。
  
  所以我们的色身是没头没尾的,生命是没头没尾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就是在过程当中,因缘合和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业力在释放的过程当中,它的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你问它从什么地方来?你问它将往哪里而去?如果你一定要问的话─
  
  那它是从清净本然的空性而来,它也回到了清净本然的空性,所以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如此而已!
  
  你说你现在的色身:比方说我释净界,我几十年后,我往生了,那我这个色身跑哪里去了呢?就跑到本来无一物的地方去了。它从本来无一物而来,它也回到了本来无一物而去了。等待下一个业力的成熟,又创造一个因缘的假相,这就是我们对色身的观察,就是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说它本来没有;即假就是循业发现;它本来没有,但它就是因为因缘就有了。这个就是我们对色身的理解,哦是这样子观察的。我们不执着,但是也不排斥,因为我们要假借这个色身。
  
  《楞严经》讲到五阴——
  
  我们对五阴的态度,跟前面对妄想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前面对攀缘心是绝不留情,完全的破妄显真。对五阴的话叫借假修真,你一定要跟你今生的生命沟通的,一个菩萨不能够对今生的身心世界是全面的拒绝,那你就是在修出离之法,不是修菩提法。所以说,色身是暂时有,但是你好好的利用,它可以把你带回家的。
  
  佛法的思想是这样:
  
  我们从本来无一物,一念妄动离家出走了,你现在回家,你要循着你的老路回去。你当初是怎么离家出走的,你现在还是根据这个路线回家,没有其它的路线,这叫就路还家。所以我们不管你对今生的身心满不满意,你还得要利用它去创造净土的功德、创造你菩提的功德,这个就是调伏。
  
  戊二、明受阴即藏性
  
  前面的色阴是一个外在的物质的世界,这以下的受想行识是一个内心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我们心的感受:
  
  举喻
  
  如实空义: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佛陀说:阿难!佛陀也是讲譬喻说: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的双手双脚四肢,都非常的安适快乐,百骸调适,百骸就是整个身体非常的调和顺畅,他的内心的感受是快乐的,他整个身体的感受是顺畅的。那么就在这安乐顺畅的过程当中,忽如忘生,性无违顺,他突然间忘掉自己身体的存在,他心中的感受也消失掉了,那么这个时候内心性无违顺,他的感受是安住在不苦不乐。这个违就是不如意的境,就是一种痛苦的感受;顺是快乐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本来的面目,从空观的角度来照见感受,当你问感受说你从什么地方来?诶!我们本来没有这种感受,人生本来是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那本来面目是一念清净的心性,没有感受,那现在怎么就有感受呢?看下一段:
  
  如实不空义: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合法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心性本来是没有快乐、痛苦这一件事情,但是突然间无缘无故,在过去的某一生当中,遇到某一件事情啊,就以二手掌,这个二手掌,比喻这个根、尘,六根面对六尘,可能你是眼根看到佛像去礼拜,或者看到僧宝去供养,或者遇到法宝种种的赞叹学习。这个根尘,六根攀缘清净庄严的六尘。这个根尘的互相摩擦作用,或者是你过去六根去攀缘五欲的六尘,在那个地方互相摩擦作用,就把你的感受,今生的感受创造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