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惊弓之鸟
第947章 惊弓之鸟 (第2/2页)这次回电很慢,足足等了差不多十分钟,才来了一条简短的询问电文:“请问下达作战命令的指挥员是谁?”
“告诉他们。”索科夫豪气万丈地对报务员说:“给他们下达命令的,是近卫第41师师长上校索科夫。”
电文刚发出不到一分钟,对方的回电就到了:“坚决服从命令,这次的任务将由塔夫林上士指挥。我们还将用雪橇搭载更多的游击队员,赶往机场附近接应。”
见对方如此爽快地接受了自己的命令,索科夫感到非常满意。他再次补充说:“由于敌人已经丧失了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制空权,而且地面的德军也被我军打得惊慌失措,因此你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出击,不用担心会遇到大的危险。同时,我要提醒你们,塔夫林上士率部队行动时,一定要携带电台,以便能和师部直接进行联系。”
报务员在发报时,索科夫的脑子里在暗暗地想:假如塔夫林所指挥的游击队,在机场附近遇到什么危险,自己就给罗科索夫斯基打电话,请他出动空军去增援。
…………
从游击队的驻地到皮托姆尼克机场,只有三十多公里。如果是在晴朗的天气,道路状况又良好,装甲车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开到。
但是塔夫林上士所率领的小分队,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把装甲车从满是积雪的森林里开出来,然后又花了同样的时间,才接近了皮托姆尼克机场。此刻天光已经大亮,塔夫林不禁暗暗叫苦,原准备去偷袭敌人,谁知道如今天都亮了,不等接近机场就会被敌人的守备部队发现,到时没准会发生一场恶战。
三辆装甲车距离机场还有七八百米,就被机场内的守备部队发现了。起初站在瞭望塔上放哨的德国兵以为是自己人,还没放在心上。但随着装甲车的接近,他看清楚车上的人穿的基本都是便服,第一辆装甲车上居然还有一个戴着钢盔的俄国人,他立即慌乱地喊了起来:“俄国人,俄国人来了!”
他连着喊了两声以后,下面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喊声:“俄国人来了!俄国人来了!”随着喊声,无数的人从机场跑道两侧的木板房或者帐篷里跑出来。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让站在瞭望塔上的德国哨兵傻眼了,这些跑出来的人,不光没有进入阵地,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喊大叫。
装甲车停在距离机场两百多米的地方,坐在第一辆装甲车里的塔夫林,看到机场里的敌人乱哄哄的,但却没有朝自己射击。
他奇怪地举起了望远镜,朝机场的方向张望,只见无数的德国兵,没有进入防御阵地朝自己射击,惹事拔腿朝更远的森林跑去。一些正在缓缓启动的汽车四周,挤着无数的德国兵,他们拼命朝前挤,想爬进车厢,为了争夺这些宝贵的位置,他们甚至大打出手。塔夫林甚至还看到一些腿部负伤的伤员,正拄着拐杖或步枪,一瘸一瘸地跳着朝远处逃去……
看到这一幕,不光塔夫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连车上的其他游击队员也看傻眼了,他不解地问塔夫林:“上士同志,德国人是怎么了?为什么看到我们不开枪,而是没命地逃跑呢?”
虽说塔夫林搞不清楚出了什么事情,但他还是命令报务员给师部发电报,把这里发生的情况,及时地向索科夫进行了汇报。
索科夫接到电报,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过了好一阵,他才吩咐报务员:“给塔夫林上士回电,让他们用机枪追着逃窜的德国兵打,让他们变得更加混乱。”
接到命令的塔夫林,立即命令三辆装甲车一字排开,一边向机场缓缓推进,一边用机枪扫射那些仓皇逃窜的德国兵。在密集的射击声中,那些拥挤在一起的德军士兵们,像被割倒的麦子一样成片地倒下。
看到自己身边的同伴,成片地在枪声中倒下,剩下的士兵变得更加混乱。不少发现自己无法上车的士兵,立即四散逃去,试图远远地躲开那几挺正在疯狂射击的机枪。
当机场上再也看不到一个站立的德国兵时,车上的游击队员们欢呼起来,热泪盈眶地喊道:“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塔夫林看到机场里成片的德军尸体,心情也格外激动。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就凭自己这三十多号人枪,要守住这个机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又吩咐报务员:“给师长发电报,把这里的情况向他进行汇报,说我们消灭了至少三百多名德国兵,机场内已经看不到一个占领的德国人。请他指示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这个塔夫林上士干得不错啊。”索科夫看完发来的电报,笑着对西多林和伊万诺夫说:“我军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居然就消灭了三百多德国人,这真是了不起的胜利啊。”
“师长同志,”对于塔夫林他们所取得的战果,伊万诺夫却怀疑地说:“您不觉得这个战报有问题吗?”
“有问题?”索科夫不解地问:“副师长同志,有什么问题?”
“敌人看到有三辆装甲车接近机场,他们不光没有进行防御,而是仓皇逃窜。”伊万诺夫谨慎地说:“我觉得这种情况太不现实,哪怕有几个德国兵开枪,塔夫林上士他们的装甲车就很难接近机场。”
“副师长同志,你多虑了。没啥不可能的。”索科夫向伊万诺夫解释说:“我军这两天所发起的攻势猛烈,打得德国人惊慌失措。可能他们看到塔夫林他们出现时,以为我们的大军要进攻机场,哪里还有坚守的勇气,自然是仓皇逃窜了。”
索科夫说完后,吩咐报务员:“给塔夫林上士回电,就说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返回游击队的驻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