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四章 食藤
第七二四章 食藤 (第1/2页)庆历二年七月十五,苏锦正式从泾原路使兼知渭州的王沿手中接过渭州府的大印,诸般事宜交接之后,王沿也离开渭州回京,早在苏锦的任命下来之后不久,朝廷便已经下旨招王沿回京,授龙图阁直学士衔加刑部郎中职;后来王沿又历任虢州知府、知河中府等职位,最后加太子少保致仕荣归,那已经是以后五六年之后的事了。
渭州府衙在城中心的一座广场边上,这座广场其实也是城中最大的兵营——中营驻扎地,整个泾原路的地盘确实不小,辖下有渭州、泾州、原州、兰州、德顺以及河、熙三线,但实际上最为重要的前沿州府便是泾州原州和渭州了,因为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将兰州德顺等地与西夏隔开,这座山便是苏锦来时路上所见到那座大雪山,此山南麓称为陇山,北麓叫做六盘山,正是这座大山将泾原路分割成东西两部分,渭州原州和泾州便在其东麓的平原之上。
整个泾原路驻兵约五万余,渭州是路治所在之地,所以驻兵稍多,约为两万余人,渭州也是最大最坚固的城池,说是最大只是相对而言,整座城市实际上只有两横两纵四条主街,其余的都是小巷里弄,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亦不过三里之遥,其实是个比庐州还小的城市。
这也比较能够理解,毕竟西北边陲,苦寒风沙之地,城池也不会有多么的大,人口不多,城池也没必要很大。
只不过那是以前,如今却是个大麻烦事,为了防止西夏骑兵的劫掠和骚扰,行范希文筑城固守之策,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被集中到城市中来,小小的渭州城中竟然连兵马在内聚集了十六万多人居住,整座城市顿时成了个熙熙攘攘的大集市,成天的喧闹不休。
苏锦来此第二日便带着人上街去巡视,不出所料,城中的商铺少的可怜,就算偶尔有几家,也都是商品寥寥,货源奇缺,这也不意外,战事蜂起,自己带着大队人马来此都险些被劫,更何况是商贾梯队,更是不敢轻易的行商到此。
城南是百姓的集中居住区,里边乌七八糟臭气熏天,衣着破烂面黄肌瘦的百姓们眼神呆滞的拢手站在满是污水粪便的小巷里,默然的看着苏锦等人经过;小孩子们一个个黑炭头一般的拖着鼻涕跟在苏锦等人身后看热闹。
再看这些房子,大多数是各种简易搭建的窝棚和土房子,只能起一个遮蔽的作用,慢说御寒挡雨,便是简单的防风沙也做不到。
苏锦看的眉头大皱,王沿身兼路使之职,无暇顾及城中的事务,都是由通判徐威来负责,那这个徐威看来也是没有尽职尽责,城里弄得一塌糊涂,看来并没有上心的去做。
“徐通判,城中如此杂乱,你们就没想治理一番么?”苏锦转头问道。
徐威是个大胖子,肚腩都能挡住自己的脚面,跟随苏锦等人走了大半个城市已经是大汗淋漓呼哧哧的喘气,脑子里尽是埋怨这位新来的少年知府没事干跑来巡街,府衙中一干当地的官员早就约好了来拜见他,反被他晾在府衙中不理。
“徐大人,府尊问你话呢。”王朝高声提醒道。
“哦,回禀苏大人,下官也想治理,可是如何治理法?这么多百姓在此,每日光是养活他们便要花费巨额财物,哪有钱物来治理,下官也知道城里够脏够乱,可是下官也没办法啊。”徐威神态恭敬,但语气可是一点的不在乎,颇有不耐烦之意。
苏锦皱眉道:“城中现在有多少户百姓?”
徐威摇头道:“下官不知,每日都有新来的,而且最近也生病死了不少,数字每天都在变动,下官没法教人统计。”
苏锦强忍住怒火又问道:“既无法统计,那你们平素发放粮食是以何种凭据来发放?无户册无名册,如何能保证人人都有饭吃,又是如何征召他们为军队筑城建寨服劳役的?”
徐威脸上汗出如浆,支吾半晌道:“粮食和劳役之事还要问刘仓司方可,下官倒没过问。”
苏锦勃然怒道:“那你过问了什么?你过问的都是国家大事么?岂有此理,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这个通判便是成天浑浑噩噩的游手好闲么?”
徐威脸色变白,垂首道:“是是,苏大人教训的是,下官一定改,一定改。”
苏锦拂然道:“你现在便回你的衙门,召集仓司及有关各司立刻将城中百姓登记造册,发放户籍册,给你两天时间,若做不到便打铺盖卷离开这里,我苏锦手下不养废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