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8章 海军智能系统“红后”
第1728章 海军智能系统“红后” (第2/2页)随着浮岛要塞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到阿拉伯海的时候,第一舰队也发来了停靠入港的指令,红后第一时间向控制室内的舰长齐菁菁请示道。
“允许停靠第一舰队停靠在一号港口区域,通知港口部门,准备迎接舰队靠港。”
齐菁菁并没有因为蔡睿宸在身边有任何拘束,很自然的下达了命令。
命令由红后直接传达了下去,同时也向第一舰队发出了允许靠港的指令。
这将是浮岛要塞第一次出航,也是第一次迎接舰队的停靠,尤其现在还是在晚上,而且为了能够更加考验停靠的机制,在港口还进行了灯火管制,而且今天天空格外的阴沉,黑夜中的海面上,几乎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
同时海洋气候情况,也不是很良好,阿拉伯海域上,阵风达到了十一级,浪高也是将近两米,这些都给这种移动式的停靠,带来很大的障碍。
不过现在的所有人都很清楚,越是这样的环境,才越能考验舰队靠港的整体协同能力。
随着命令的下达,浮岛要塞的一号港口区域的控制塔中,封闭式的控制塔,犹如一个圆形的烟囱,从外面看不到任何亮光,而里面则是灯光明亮。
此刻在港口的控制塔的指挥室内,浮岛要塞外面的海面上,通过夜视设备,能够清晰的看到海面上,已经靠近到一海里之内的第一舰队。
整个一号港口,有整整二十个大小不一的浮动式船坞,这些船坞就是用来停靠和固定军舰的地方,其中有五个是专门的补给船坞,补给船坞的作用是为补给船快速的供应补给物资,同时也装卸从联邦运送到浮岛要塞上的物资。
剩下的十五个就是专业的军港,是用来停靠军舰的,而这十五个浮动式船坞,除了超级航母的泊位之外,还有几个大型的泊位,能够停靠十万吨级一下的各种军舰,只要是三万吨到十万吨之间的军舰,都可以停靠在这里。
因此目前的第一舰队过来,对于一号港口来说,根本不需要开启所有浮动式船坞。
控制塔的指挥室已经将停靠的港口编号,发给了第一舰队,第一舰队也开始改变航行队形,从原本的宽大航行正面,调整成一字型航行正面。
最庞大的伊拉克号航母正好在舰队的中间位置,并且再一次朝着浮岛要塞缓慢的靠近。
随着第一舰队的靠近,指挥室内也传来了新的指令声:“打开浮动船坞的闸口。”
命令下达之后,第一舰队靠近的一号港口中,一个个犹如巨大露天水箱一样的浮动式船坞,在靠近外面那一侧的巨大闸门,缓缓的朝着海面下降,大水箱般的浮动式船坞内原本就有的海水,和外面的海水融为一体。
如果这个时候可以从海面下看到的话,就能够看到那个闸门,已经降下到海水以下六十米的深度,而整个浮动式船坞的吃水深度,也几乎有七十米深。
这个水深度,是专门为了容纳航母而准备的,超级航母的吃水,已经有将近五十米的深度了。
随着一个个闸门的打开,原本犹如悬挂在浮岛要塞边上的一个大型水箱,全都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此刻,第一舰队已经靠近到浮岛要塞只有不到一百米的位置,双方靠近的区域,激光测距雷达正在几乎以毫秒频率,在双方的控制室,刷新位置距离。
舰队此刻也将速度减到了八节,与浮岛要塞的速度完全同步。
三十米的距离,这已经是双方控制的极限了,这个极限距离下,哪怕是操纵杆偏离了一丝一毫,都有可能造成无比严重的相撞事故。
此刻,浮岛要塞以绝对的直线前进,同时航母也开始将航线调整到与浮岛要塞最平行的角度。
此时的舰队,完全没有要继续靠近的意思,原因十分的简单,以大型军舰的动力,是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动力停靠在港口上,大型船只的动力,是不可能控制到如此精细的程度。
因为不管是军舰还是大型的船只,要想停靠在港口,全都是需要拖船来帮助,甚至还进入到港口前的狭窄海域时,就已经要停止自身的动力,完全依靠拖船进入到港口。
如果想要依靠舰船自己的动力停靠在港口上,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可不是停车那么简单,稍微一点动力过剩,就是一场灾难。
随着双方的航线平行的时候,从浮动式船坞中深处了一根根末端犹如吸盘的机械臂,这些机械臂的伸展开的长度,正好是三十米左右。
这些机械臂伸出,缓缓的靠近到三十米外的军舰侧舷上,小如海蠍只需要一个机械臂,而超级航母,则是需要十二根这样的机械臂。
这些靠近到军舰侧面的机械臂,在贴近到军舰舰身的时候,全都犹如磁铁一样的吸附上去,然后从边上展开加固装置,进一步的固定在军舰上。
接下来所有的军舰全都关闭了自己的动力系统,可以看到,所有的军舰在关闭的动力之后,依然跟随着浮岛要塞在前进中。
完全依靠机械臂带动军舰前进,这太考验军舰的船体结构了。
在军舰全都关闭动力之后,这些固定军舰的机械臂,这才开始缓缓的往回拉,只是一分钟的时间,所有的军舰全都拉到了浮动船坞之中,打开的闸口再一次升起来,犹如一个水族箱一样,将军舰关在了浮岛要塞的里面。
更多的固定装置,从四个船坞的四个角落伸出来,固定住了船坞内舰艇的每一个角落,靠港工作顺利完成。
整个过程虽然是第一次进行,但是却犹如已经做过无数次一样,十分的流畅和熟练,中将没有任何的迟疑和停顿。
此刻,固定在浮岛要塞上的第一舰队,也完成了第一个海试的任务指标,船体结构完全可以承受这种移动式的拉扯力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