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家军团齐出策
第四百七十四章 刘家军团齐出策 (第2/2页)酒宴之上,刘俭夸赞了这些太学生的敢于为天下,为世间鸣不平的高尚情操,并表示天下的未来乃是他们的天下!
同时,刘俭还对太学生们阐述了科举的好处,并告知他们,科举的改革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让这些太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晋升渠道,同时入仕的机会也比原先大了许多,让他们不要听从心怀不轨之人的摆唆。
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再加上卢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些太学生们的首领也逐渐开悟,对科举的好处以及公平性也逐渐认同,对于雒阳两万余太学生来说,察举制只能满足他们当中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科举制的延伸和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才有更多的好处。
刘俭还许诺了这些为首的闹事太学生们好处,至于是什么好处……无外乎那么几种,反正一定足够他们受用的。
对于太学生们来说,长安以及关中之地,日后或许已经没有他们发展的空间,司州已经是乱成了一团,现在天下间,不论是当官的还是搞学术的,最好的地方就在河北,与刘俭这位河北之主搞好关系,对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利益都是巨大的。
他们没有理由,不接受刘俭的馈赠。
同时,刘俭表示,河北即将大兴土木,以郡县为单位大修学宫,他希望这些学子日后可以来河北,就算是不能入仕,但是有愿意钻研学术,治学兴学的人,也可以应聘于各地的学宫。
这个世界,需要多元化的发展,并不是只有当官,才是士子门唯一的出路。
就在刘俭与太学生首领们详谈甚欢的时候,田丰快速走进了厅堂,在刘俭耳边低声道:
“将军,朝廷那边,董卓派使者来了!”
刘俭听了之后,眉毛微微一挑。
他大概也知道,董卓派使者来见他是什么事情,
……
……
刘俭请卢植和沮授等人作陪,他自己则是和刘备暂时告席,前去见董卓的使者。
董卓的使者带来了董卓的书信,同时也向刘俭转达了董卓的意思。
董卓的意思很简单,抚远大将军的职务,董卓现在攻克不下来!
朝臣们和天子都极力阻挡,满朝文武的反对之声太大,董卓就算是相国,但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给刘俭设这个抚远大将军的职务,如此与逆臣何异?
得到了董卓麾下使者的口信之后,刘俭随即安排他去休息,他自己则是微笑着在厅堂中坐下,伸手给自己倒了一卮水。
刘备面色不愉:“这抚远大将军,乃是为朝廷安定北疆,平外族祸患而设立,可那些朝廷中的虫豸,却为了个自的私利,而枉顾天下大事!何其愚也!祸乱天下者,皆此些人也。”
刘俭并不恼怒,他笑道:“兄长这话,怕是将当今陛下都给骂进去了。”
刘备愤愤然道:“骂他又如何?不知感恩的东西!小小年纪,就当昏君,实是德不配位!”
“好了,好了,兄长莫气,伱看看把你气的。”
随后,刘俭吩咐身旁的侍卫道:“去将奉孝,贾军师,田元皓先生三人请来。”
不多时,郭嘉,田丰,贾诩三个人站到了刘俭的面前。
刘俭一边喝水,一边将此间诸事与他们在场的三个人说了。
三人听后,都陷入了沉思。
掾吏郭嘉这几日里,一直都按照刘俭的要求,在雒阳的田间地头考察,并认真学习,匆忙赶来,因而有些狼狈。
不过在一些时政上需要学习,但在这种事情上,郭嘉却是个老手了。
他听罢之后,微微一笑,道:“郭某有一法,可用。”
田丰捋着须子道:“田某有一法,亦可用。”
贾诩言道:“某也有愚钝之策,不过必不如田先生和奉孝,还是先请他们两位谏言吧。”
刘俭摆手道:“不必,我心中亦有一法,咱们四个人将各自的办法,都写在手上,然后彼此印证,如此可看谁的办法最好。”
说罢,刘俭看向了刘备。
刘备急忙摇了摇头:“别看我,我没招。”
随后,侍从送来了笔墨,刘俭,田丰,贾诩,郭嘉四个人各自执笔,在手掌上写字。
待四个人都写完之后,他们四个人围绕在一圈,将手掌齐齐摊开。
郭嘉的手掌上写着:“荀爽,刘表。”
田丰的手掌上写着:“太学生,诸侯王。”
贾诩的手掌上写着:“张燕,张白骑。”
刘俭自己的手掌上则是写着:
“陈留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