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虽不利于吾,吾亦往也
第四百八十三章 虽不利于吾,吾亦往也 (第2/2页)属于家道中落,颇为寒酸的那种,只能靠着参军出位。
徐晃很年轻又没有什么背景,但能够在参军之后被王邑赏识,提拔为曲军侯,足见其能力非常了得。
毕竟,三河之地遍地豪富,能够不走后门而被一郡太守重视,非得有大能力不可。
当然,这也跟王邑的出身有关系,河东太守王邑虽然是高门士族,但却是边郡士门,而且还是出身凉州边郡。
似王邑这样地方出身的人,多少能够体会徐晃这种人才的艰难和不易,所以他愿意提拔徐晃这样的真人才。
这次让徐晃代表自己来请刘俭的兵马,也足见其对徐晃的重视。
“公明,且将白波军如今在河东的情况与我大概介绍一下。”
“诺!”
徐晃见自己报出了身世之后,刘俭并没有轻视于他,心中随即松了口气,与他便大致为刘俭讲述了一下河东目下的情况。
河东原先的本地锐士驻军,基本都被董卓收编到朝廷的正规军去了,王邑到河东当太守之后,河东的军事力量几乎为零,所以王邑只能组织新军,用以应付乱世,并大胆起用河东本地的底层豪杰猛士,而徐晃就是其中之一。
但就算是王邑非常努力的组织河东军,但和白波军相比,战力实在是相差太多,白波军在三河之地的影响很大,历史上的白波军能够与西凉军争的有来有往,甚至将牛辅打成败绩,足见白波军在三河之地的势力与影响力。
但往常的白波军在河东之地打劫,也不过是为了补充军需,但是这一次,他们却在河东攻略县城,占领城池,转移根据地,且不断集合兵力,大有将河东地区一举囊括到其麾下之势。
而根据白波军打出的“陈留王当立”的口号来看,白波军的最终目地,则是要攻入关中,与朝中的主力作对。
而且响应白波军的另外两大黄巾军团,一个是黑山的张燕,一个是弘农的张白骑。
根据王邑的判断,这三支黄巾同时起事,大有能掀半天下之势,比起当年的张角,现在这三大黄巾贼寇的力量也算不遑多让。
王邑知道,光靠他自己的微弱力量是守不住河东的。
所以他只能做两手准备,一是向关中的朝廷请援,一是希望刘俭出兵剿灭贼寇。
但是王邑也知道,刘俭如今屯兵雒阳,似乎是在暗中和朝廷讲条件,三大黄巾贼寇起事,与刘俭并无半点关系,刘俭完全没有必要趟这浑水。
所以,他才派自己的弟弟,与刘俭有同窗之谊的王哀前来。
但是,王哀对于能够邀请到刘俭去剿灭白波军,似乎并不上心。
听徐晃说完之后,刘俭伸手指了指旁边的位置,示意徐晃坐下。
徐晃道了声谢,随即跪坐在了刘俭侧面的位置上。
“公明乃是河东郡的曲军侯,擅于军事,但刘某却不知公明是否擅于时政……我想问你,如今关中方面,关于我刘俭的传言,你是否知道一些?”
徐晃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犹豫与无奈。
随后,他还是说道:“晃虽是军旅中人,不过赖王府君重用,平日里又多教诲,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将军与朝廷之间的事……”
刘俭笑道:“你知道些什么?”
“晃知晓,朝中有人保奏将军为抚远大将军,有总领境外之权,只是朝廷久议未决,将军屯兵于雒阳,与朝廷处于僵持阶段。”
刘俭点了点头,道:“看来,王府君对你,多有教导之心。”
“全赖府君不弃……”
“既如此,那你觉得,我在这个节骨眼,向河东出兵……合适吗?”
“这……”徐晃闻言有些犹豫。
“你但说无妨,出汝之口,入吾之耳,无第三人知晓。”
徐晃拱手道:“其实……依照王府君度之,我等今日虽来邀请将军出兵,但将军只怕有九成不会出兵去助……”
“为何?”
“朝廷不予将军为抚远大将军,盖因恐将军权柄过重,功高震主也,将军若是打赢了白波军,更是声名冠绝天下,与朝廷之间的间隙,就更大了……”
“在一个,将军乃是假节钺冀,幽之地,总督河北,三河之地的战事,就名义上与将军无关。”
“三则将军舟车劳顿,几经战事,兵马疲惫,恐不宜再行征伐。”
刘俭笑道:“你既然都能说出这么多我不应该出兵的理由,为何还要代表王府君前来请我出兵呢?”
徐晃犹豫了一下,道:“其实,王府君和末吏,只是在赌……听闻将军德行遍布海内,仁义无双,爱民如子……如今河东势危,我等只能抱着这一点期冀,来见将军,希望将军能够……顾全大局。”
“啪!”
徐晃的话说完,就见刘俭突然伸手重重的一拍桌案。
徐晃吓了一跳,急忙躬身禁言。
少时,方听刘俭缓缓开口道:
“公明,你还真敢说啊,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赌对了。”
徐晃见刘俭猛然拍打桌案,心中本来对刘俭派兵相助已经不抱期望。
但是峰回路转,突听刘俭这般说,徐晃不由大为吃惊。
他惊讶的抬起头,看向坐在主位上,冲着他笑呵呵的刘俭。
“将军,您……”
刘俭缓缓地站起身,道:“诚如你所言,若是依照政治,依照时势,依照我最近所展示出的让朝廷警惕的实力而言,我不应该派兵往河东平叛。”
“但是,白波军祸乱天下,攻略州郡,欺压良善,坏我大汉田地,置万民于水火……让我袖手旁观,这却是万万不能!”
“我刘某人,宁可被朝廷迫害冤死,却也不能坐实贼寇扰民而不顾!”
“为朝廷平叛,刘某人责无旁贷!”
“宁朝廷负我,我绝不负朝廷。”
“此事虽不利于吾,然为了天下,为了百姓,吾往矣!”
徐晃听了刘俭的话,心中大为震撼。
就见他站起身,来到了刘俭面前,单膝跪下,道:“久仰将军仁义之名,今日一见,果是名不虚传,晃佩服之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