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水落石出
第二百四十九章 水落石出 (第2/2页)只需要证实他是接受谁人委派,那么事情的真相便可以水落石出。
西苑,养心殿。
朱祐樘刚刚翻开完辽东总督刘宣的奏疏,只是右眼皮突然跳动,心里隐隐生起了一份强烈的不安。
正是这时,郭镛送来了一封奏疏。
朱祐樘看到郭镛脸上写着慌张,便是直接抬手索取。
郭镛用力地咽了咽吐沫,便将那份奏疏递送到朱祐樘的手上,向后退的时候明显比平日多退了一步。
朱祐樘打开奏疏看到竟然是刑部尚书杜铭送上来的请罪书,倒是没有大发雷霆,而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刑部尚书杜铭声称经过调查,确确实实有图谋钱宅一事,自己儿子杜健在索买无果后,竟然让杜二找上北京城北帮帮主独眼虎帮忙。
杜健显然是低估江湖人做事的血腥程度,故而出现了北帮屠杀钱府满门的惨案。
事情到这里已经明了,杜铬的儿子杜健得知朝廷要修建北京外城,便是盯上了钱家的宅子。在购买无果后,选择跟黑势力合作,从而酿成了此次大错。
朱祐樘看到杜铭主动请辞和想保自己儿子一命,便淡淡地询问:“郭镛,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陛下,奴婢以为此案移交大理寺审理,将主要罪责推给北帮帮主独眼虎和杜家管家杜二!”郭镛犹豫了一下,当即便给出方案。
虽然城外的钱宅很是诱人,但跟堂堂刑部尚书的权势相比,可以说是不值一提,所以他相信这个灭门血案跟杜铭无关。
朱祐樘端起茶盏,便是淡淡地询问:“杜健呢?”
“杜健可以留下一命,只说他并不知情,此次所托非人,判……判流放边疆!”郭镛观察着朱祐樘的反应,当即便小心翼翼地提议。
虽然他亦是不能断定杜铭是生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恶子,还是他没有考虑到北帮如此凶残,但这个处理结果算是比较圆满。
朱祐樘喝了一口茶水,正想要表态的时候,刘瑾从外面进来道:“陛下,顺天府尹宋澄在宫外求见!”
“陛下,臣请求提审刑部尚书杜铭!”宋澄进来见礼后,显得语出惊人地道。
朱祐樘深深地打量着眼前这个黑脸青年,便不动声色地拒绝:“你可知杜铭是朕所倚重的大臣,是大明堂堂的刑部尚书,你一个小小的顺天府尹便想要提审?”
“臣可以给陛下全部真相!”宋澄自然知道自己的职位不够,但显得目光清澈地道。
朱祐樘深深地望了一眼宋澄,便是指出一个事实道:“刚刚杜铭已经认罪,确实是他的儿子杜健指使北帮帮主独眼虎帮忙夺宅,此事可以盖棺而论了。”
既然案子已经水落石出,而自己注定是要失去一位重臣,现在倒不如快刀乱麻结案,将这个案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至于公义亦是有所伸张,杜健被判流放算是得到了严惩,而管家杜三和北帮帮主独眼虎斩立决算是有了交代。
“陛下,不知您是信不过杜尚书的人品,还是不想知晓事情的全部真相?”宋澄有着自己的判断,当即立场坚定地继续游说。
朱祐樘自然是相信杜铭的人品,但更清楚这些重臣的家眷是什么样的货色,后世多少大贪正是被妻儿拉下水的。
其实现在的结果自己还是能够承受的,但还真担心有心之人会将火烧到刑部尚书杜铭身上,逼得自己最终斩了刑部尚书杜铭。
朱祐樘始终怀疑这京城有着自己看不透的势力,甚至怀疑前面便有一个大坑等着自己跳下去。
“陛下,钱富此人并非寻常的富翁,还请陛下过目!”宋澄看到朱祐樘犹豫不决,当即拿出自己最新掌握的资料道。
钱富?
郭镛和刘瑾不由得面面相觑,却是不明白宋澄为什么扯到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
朱祐樘看过有关钱富的资料,便是望向宋澄求证道:“宋卿,伱当真能查到全部真相?”
“臣能!”宋澄面对朱祐樘的询问,显得十分自信地回应。
次日下午,顺天府衙门人满为患。
随着宋澄公开审理钱家灭门大案的消息传出,整个京城的百姓纷纷涌向顺天府衙,都想要知晓此次审案的最终结果。
“我已经听说了,其实就杜家行凶。”
“这不是废话吗?不是杜家还能有谁?”
“依我看,杜健亦是替死鬼,幕后是另有其人!”
“我的乖乖,那一位虽然名声不是特别好,但不至于吧?”
……
围观的百姓都已经清楚案情的发展,亦是知道杜铭亲自承认是自己儿子所为,但很多百姓的矛头仍旧还是默默指向了杜铭。
宋澄刚刚升堂,结果下面的人群一阵骚动。
“会昌侯孙铭到!”
“瑞安伯王源到!”
“长宁伯周彧到!”
……
一帮戚勋仿佛是掐着时间般,却是一起出现在这里。
瑞安伯王源和长宁伯周彧自然是助威的,而会昌侯孙铭则是为自己的儿子而来。
虽然他儿子几乎是洗清了嫌疑,毕竟京城嚣张的子弟这么多,随口撂下几句狠话根本无法当真,何况孙杲跟钱家小姐并没有利益瓜葛。特别在城北帮一事上,亦是杜家进行指使,却是跟他们会昌侯府并没有任何关系。
终究是牵涉到自己儿子,亦是关系到会昌侯府的颜面,故而他亦是选择过来旁听,从而防止宋澄胡乱判案。
宋澄亦是只能堂下见礼,但刚刚回到公案前,前院的大门处又是传来一阵骚动。
“吏部尚书李裕到!”
“户部尚书李嗣到!”
“工部尚书贾俊到!”
……
正是这时,一帮重臣竟然一起前来,每一个人都显得是官威十足。
宋澄虽然一直不理朝堂的拉帮结派,但一下子面对这么多重臣联谊前来立挺刑部尚书杜铭,亦是感到了一阵压力。
只是他心里清楚,这些人更多是希望他能够点到而止,而不是趁机将火真的烧到刑部尚书杜铭身上。
所幸,顺天府衙的公堂很大,按着文左武右的原则,亦是排了一排排的座椅,让前来听审的重臣和戚勋就座。
宋澄好不容易安排妥当,刚刚回到公堂的案前,正要握起惊堂木往桌面一敲,结果正院又是一阵躁动。
吏部尚书李裕等人面面相觑,却不知谁还过来给杜铭撑腰,只是纷纷扭头望过去的时候,整个人突然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