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康熙盛世…还是不盛世呢?
第六百九十五章:康熙盛世…还是不盛世呢? (第1/2页)天幕上。
横贯长空的光幕上书写四字。
『康熙盛世』
然而那金光芒射的四字之间,却有一颗白星点缀。
……
大秦。
“太白经天……”
嬴政等人望着不该出现的阴星太白,面面相觑。
萧何皱眉奇怪道:
“不应该啊,既然是盛世又怎么会有乱纪之事呢?”
“莫不是……另一个李隆基?”
几人一愣,不由想到那位极与极的两级反转。
“这可说不准……”
是啊,谁能想到大唐盛世转眼变成大唐崩坏了呢。
……
【康熙曾多次说过:“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总期藏富于民,使家给人足,则礼让益敦,庶几渐臻雍穆之治”,“庶臻于家给人足之风”】
【这却不是口头禅,在三征噶尔丹之后,家给人足成为康熙为大清争正统的口号,不但乐于群臣如此颂扬,其本人亦以为庶几近之。】
【而致力于承平盛世最为人称道者,莫过自康熙五十年(1711)起三年内蠲免天下一周,凡钱粮三千二百余万两。】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又下达了一道震动天下的旨意:
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
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岂特有益于民,亦一盛事也。】
【这是一项极为重大的制度改革,也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因为从此之后,大清王朝税收的总数基本不再变化。】
【大清每年所征地丁银,也就是农业税稳定在两千八九百万两,再加上关税等其他税收,年财政收入基本在四千万两左右。】
【这是按康熙定下的“祖制”和“红线”,不管情况如何变化,皆不得突破这一数字。】
……
大唐。
李承乾看了看天幕,又看向自家阿耶。
“这是好事吧?”
李世民有点拿捏不准。
“就单看这道旨意,确实是好事。”
“税收确实是非常之轻。”
“也算一劳永逸的减轻百姓负担……就是……”
“他是怎么在维持大战的同时,还能降下税收的?”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认知受到了挑战。
打仗=花钱
那花钱就一定要挣钱。
朝廷怎么挣钱?
提高税赋咯。
“但总归是一件好事吧?”
……
“好事你个球啊。”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恨铁不成钢道:
“怎么?想事情只考虑一时不考虑万世啊?”
“这不就是犯了朱元璋的错误吗!”
杨玉环梗着脖子道:
“你说那些大道理我不懂,你就说不管国家人口增长多少,永远不再增加税收这事你能做到吗!”
“做不到就不要!”
李隆基气得两根手指一夹,一把捏住那叭叭不停的小嘴。
“朕问你,后面物价开始上涨,税收却不涨,国家的税收是正常还是亏损?”
杨玉环对眼看着自己被捏起的嘟嘟嘴,又看了一眼李隆基。
李隆基嫌弃的送开手指,杨玉环仰着修长脖颈,大声道:
“不知道!”
李隆基气乐了,
啥都不知道,还啥都敢说。
“行,那朕就告诉。”
“如果物价涨了三倍但税收却不能同步增长,这也就意味国家的税收相当于缩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二,它还能正常运行吗?!”
“而国家一旦有重大突发事件,这种固化财政系统它能支持吗?”
“当人口越来越多,供养的人越来越多,财政支出的需要也会不断增加。”
“但皇帝又限制了永不加赋,不能再加税,地方官员会不会拼命在朝廷无法公开监管的“费”上想办法?”
“最后,百姓承受的实际税费只会比其实更高。”
杨玉环听得发懵,只能嗫嚅道:
“那……永不加赋……是个幌子?”
李隆基看着她这幅模样,无奈极了。
“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
“只能说政策是好的,但限制的太死了……”
“再者说,这也是后面的事了,最起码对当时的百姓是好事。”
……
{冷不丁一看,这事很好对吧。但要知道另一件事。}
{明万历初年与清康熙末年的人丁数和征税田土数大体相当,而赋税收入却相差悬殊。}
{清初常年赋税,仅地丁钱粮一项即高达三千万万两,几与明末赋税常额加上三饷总和相等。}
{康熙之能实行大量蠲免,根本原因即在于高额赋税远远超出地方百姓的承受能力。}
{而所谓蠲免,实则是将竭泽而渔亦无法征得的亏欠转化为朝廷恩惠。}
{康熙在理智清明之时,未尝虑不及此。三十八年南巡,谕户部:“额赋浩繁,民生拮据,历年逋负计算日增。江苏、安徽所属旧欠带征钱粮几及百万。念小民方供新税,复急旧逋,物力维艰,势难兼办。”又曰:“历年正供钱粮,因输纳维艰,致多逋负。”}
{但身为满人统治者,康熙又必须掩饰事实并歪曲历史:“朕屡经蠲免钱粮,何以仍然如此?想由明末伤残,本朝休养六十余年,元气尚未尽复。或有司不善抚循之过欤?”}
{要不就是归咎小民不知节俭。“各省朕虽不时蠲免钱粮,屡加恩恤,而小民生计终属艰难。”}
{李光地曾感叹:“朝廷一免江南银米即二百万,自古无如此之多者,只是天地间却不见有宽裕润泽之气。”}
{“国家免钱粮动数百万,而民不感。”然而慑于康熙,只能将原因归结为“总是无好官”,“想是官不好”。}
{但康熙一朝的财经赋税基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决不真正实行减轻赋额,而宁愿以不断蠲免逋欠来宣扬“爱养黎元”的“古今第一仁政”。}
{否则,怎么造成大清得国最正的明证?}
{而与之相应,便是各地大量积欠和新旧兼征,百姓永无喘息之日。}
{只要稍检史料,就知三年蠲免全国一周之际,地方上仍积欠如旧。蠲免的实际效果与其政治意义截然有异,但众多史家依然津津乐道如不疲者。}
……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制度设计,康熙因此也确实成为被后世热烈颂扬的“千古明君”。】
【清代后世皇帝一说起大清的成绩,第一项往往都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深仁厚泽,沦肌浃髓”。】
【臣子们一提起这项仁政,当然更是称颂无已,称之为“天恩浩荡,亘古未有”,“此诚自古帝王所未闻之盛典,而我国家亿万世休养生息之政源也”。】
【“永不加征之谕,皇祖有训”,“上稽百世以上,旁考四海以外,未有如我大清之轻赋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