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动身前的准备,学民你要去拍牧马人?(求全订)
269 动身前的准备,学民你要去拍牧马人?(求全订) (第1/2页)“呃,学民,你这个介绍信,还得跑一趟燕影厂盖章啊!”
第二天,程学民跑到单位,燕京大学这边开介绍信,是系主任老杨负责给开的。
可听程学民刚高考完,竟然要跑去大西北拍电影?
这他们可从来有听说过。
当即,老杨十分震惊的同时,也是提醒程学民一句,这封介绍信光他们燕大开,可能还不行。
提醒他最好跑一趟燕影厂,让那边的工作人员帮忙改个章。
“那确实,等会儿我再跑一趟燕影厂!”
“其实燕影厂那边,这段时间也催得紧,剧组那边就等我了!”
程学民以为单位开个介绍信,能拿去买火车票就行,到了地方就直奔谢进大舅哥他们的剧组驻地,其他内容的介绍信可开可不开。
不过既然杨主任都这么提醒了,那程学民打算跑一趟燕影厂,找那边的老滕签字盖章。
顺便也去一趟内城,老丈人的外文局。
上月投老米《花花公子》的那篇外文稿子,昨天晚饭后,老丈人有跟他说外汇稿费已经进来了,让程学民抽空过去跑一趟。
领了外汇稿费后,程学民还得去一趟火车站,把动身的火车票早点预定下来。
所以,今天要跑还几个地方,程学民在燕大杨主任这边,并没有多逗留。
取了杨主任给开的介绍信跟工作证明后,便又马不停蹄的跑来了燕影厂这边,找到了已经升副厂长的老藤。
“学民啊!可有段时间没看到你了!”
“怎样?昨天估分有估多少?”
老滕给程学民倒了一杯凉白开,客气的询问着他估了多少分。
至于高考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程学民就是因为要参加今年的高考,所以一直没有进剧组。
“滕老师,估的还好,我已经填了我们燕京大学的志愿表了!”
程学民畅快的闷了一大口凉白开,这天气确实不是人待的,太热啦。
也就实在没办法,否则谁愿意这么大热天的,往外面跑啊!
而且!
燕影厂老滕的办公室,也没有一个电风扇,抗暑全靠手中的芭蕉扇,可见国内的轻工业,确实要提速了!
“燕京大学啊!学民你牛啊!”
“这岂不是说,学民你现在不仅是燕京大学的特聘讲师,还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学民你算是开了燕大的先河吧?”
老滕听了程学民的话,不由得哑然的笑道。
这小子确实牛气,否则就老谢他非得等他,别的人谢进他一个都不要。
即便现在在大西北黄沙漫天的地方,也要死等这家伙。
说实话!
这小子身上,确实有一股说不出的人格魅力,反正老滕也喜欢跟这小子打交道。
“没有没有,滕老师您说笑了!”
程学民悻悻的笑了笑,跟着又是关心起了剧组那边的情况,问道,“滕老师,谢导那边现在的进度咋样?”
“我打算你这边开完介绍信后,就直接去火车站订火车票,这两天就随时动身!”
“准备动身了?!”老滕听了不要太高兴,当场给程学民的介绍信签字,盖了燕影厂的章后,又是说道,“火车票的事就不由学民你操心,回头我让厂里负责人去帮你预定,到时我让人给你送家里去。”
“滕老师这太麻烦了吧?等会儿我顺路跑一趟火车站就是!”
程学民听了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一张火车票,还不至于麻烦燕影厂这边帮忙预定。
“不麻烦不麻烦!”老滕连连摆手,又是跟程学民解释一句,说道,“学民你也别先麻烦,这一路去大西北,光坐火车都要三天三夜!”
“要是学民你自己去订火车票的话,可能就一个硬座!反正我动用厂里一点关系,争取帮你订一张硬卧!”
“路上太折腾人了,学民你得养足的精神,到地方就要直接进组拍摄的!”
听老滕说能帮他直接搞到硬卧,程学民那还能说什么呢?
当场就是表示感谢了。
否则要程学民自己去订票,以他现在的级别待遇,确实还没有坐硬卧的资格。
出行想要硬卧标准,程学民目前还差两个级别,就是他丈母娘顾老师,也堪堪才够资格出差硬卧标准。
“至于老谢那边,条件确实是艰苦了一些,好在拍摄任务也都差不多,就等你这个主角进场,把后续的场次补拍起来!”
“反正学民你近期动身的话,以老谢他的手速,应该还能敢在国庆期间献映,其实跟原计划并没有多少出入。”
谢进是负责导演拍摄,什么时候上映,还是制作方燕影厂这边说的算。按照原计划,就是准备在今年建国三十年普天同庆的国庆期间,献映。
就等程学民他一个人了,程学民听了又是再三不好意思。
正好轮到中午,老滕又坚持给程学民安排了午饭,跟燕影厂不少老艺术家交流交流了一下。
可能是暑期天气太热的原因,燕影厂外协的项目不多,老艺术家们基本都在燕京,都在厂里。
所以这次程学民可交流上了不少年轻熟面孔的老艺术家,之前的斯琴高娲就不必说。
这次还碰到了程学民《高山下的花环》男主角唐老师,现在唐老师可是燕影厂的奶油小生花旦担当。
说到《高山下的花环》,总政那边的审核都一个月了,到现在都没有个下文。
可见定制方面的稿子,审核手续确实蛮复杂,不过程学民对稿子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
正所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否则但凡有不过审,需要打回来改稿的话,总政那边应该早就有反馈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点风声都没有。
当然,这也跟程学民太宅,没有多往总政那边跑动有关。
这要是按别的作家,少不得一天天在总政那边蹲点,就陪着领导们审稿,哪里有不对需要改的,当场在领导们的面,即兴改稿不可。
还别不信。
《高山下的花环》的原作者,就是这样在总政那边天天蹲点,现场改稿才最后成稿的。
程学民是直接献祭致敬了人家最后的成稿,所以稿子尺度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即便有点出入,需要程学民改稿,才能体现人家上面是真的认真审稿了,那也得等程学民从大西北回来后,再说了。
不提《高山下的花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